• 1
  • 2
  • 3
产品分类
联系我们
电 话: 0562-8253969
手 机: 18956225616
传 真: 0562--8253959
网 址: www.tydcp99.com
地 址: 铜陵县老洲乡太阳岛
可持续发展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2020-11-19
来源:未知
点击数:  2184        作者:未知
  • 一、客观分析了我国草业发展的现状。我国是一个草原大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原近4亿公顷,居世界第二位,约占全球草原面积的13%,占国土面积的41.7%,是耕地面积的3.2倍,森林面积的2.5倍。草原与土地、森林、海洋等一样,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丰富的草原资源为我国草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草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草原资源保护利用逐步规范,草原保护与生态建设加快推进,草业经济稳步发展,草业科技不断进步,草原灾害防控能力有所提高,草原政策法规日趋完善。截止2005年底,全国人工种草累计保留面积达到1300万公顷,草原改良面积1400万公顷,草原围栏3300万公顷,全国20%的可利用草原实施了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70%以上的可利用草原实行了草原承包经营制。但是,全社会对草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仍然不足,草业经济整体水平较低,草原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草业投入不足,草业科技支撑不够,草业支持保障体系很不健全。我国北方草原家畜平均超载36%以上,草原生产能力不断下降,平均产草量较上世纪60年代初降低了1/3-2/3。全国90%以上的可利用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石漠化。全国荒漠化土地每年以26.2万公顷的速度扩展,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干旱与半干旱草原区。每年来自草原的泥沙已占到长江泥沙量的35%。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累计约2000万公顷草原被开垦,其中近50%已被撂荒成为裸地或沙地。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二、明确了新时期草业的战略地位。发展草业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举措。草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我国国土的主体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我国面积******的绿色生态屏障,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对减少地表水土冲刷和江河泥沙淤积,降低水灾隐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表明:25—50平方米的草地可以吸收掉一个人一天呼出的二氧化碳;当植被盖度为30~50%时,近地面风速可降低50%,地面输沙量仅相当于流沙地段的1%;在相同条件下,草地土壤含水量较裸地高出90%以上,长草的坡地与裸露坡地相比,地表径流量可减少47%,冲刷量减少77%。发展草业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草业可以为畜牧业提供坚实的饲料基础,促进畜牧业发展、优化畜牧业结构。草及草产品的生产、加工和经营,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劳动力就业,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发展草业有利于增加畜产品的供给,减少对粮食的依赖,实现“藏粮于草”,扩大人们的食物来源,改善食物结构,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研究表明:我国目前以生猪为主的耗粮型畜牧业每年耗粮约占全国粮食消耗量三分之一,若以草食家畜取代三分之一的生猪,则可节约耕地2亿多亩。发展草业,建设生态型草地农业,实施“三元种植”结构,有利于培肥地力、提高土地资源使用效率、维护农田生态安全,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据测定,以豆科牧草为主的草地每年每公顷可固定空气中的氮素150—200公斤,草田轮作一个周期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24%。发展草业是加快草原地区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我国天然草原大多分布在边区、山区、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全国一半的贫困人口,55个少数民族中绝大多数都分布在草原地区。我国西部12省区草原面积约占全国草原面积的84%,2004年农牧民人均收入只有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72%。草原地区是我国小康社会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草业的依赖度相当高。只有大力发展草业,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提高草原生产力,才能促进草原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加快各民族共同富裕的步伐,维护边疆的稳定,增进民族团结。 
    三、理清了草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从以经济效益为主转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重,生态优先上来,尊重自然和经济规律,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草原保护建设与合理利用以及生产、生活和生态之间的关系,加快推进草业经济增长方式、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农牧民生活方式的转变,认真实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重点工程,积极促进草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草业支持保障体系,不断增强草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尽快改变草业的薄弱地位,使草业成为维护生态安全、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支柱产业。

    四、提出了草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即:“科学规划、有效保护、加快建设、永续利用”。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实际需要,认真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草业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草业发展的目标、思路、布局、重点和措施,科学指导草业可持续发展。遵循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重,生态优先的原则,对全国的天然草原从战略上采取保护措施,尽快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集中资金和力量优先治理破坏严重和生态脆弱区的草原,突出解决制约草业发展的“瓶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保护草原的同时,兼顾经济发展,科学合理利用草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利用。

    五、确立了草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我国草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强化草原资源保护,加快草原生态建设,发展草业科技,推进产业化发展,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完善草业保障体系,实施重大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使“草原绿起来、草业强起来、农牧民富起来”,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的良性生态系统,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阶段目标是:到2010年,全国累计草原围栏面积达到1亿公顷,改良草原面积达到4000万公顷,人工种草保留面积达到2000万公顷,全国40%的可利用草原实施轮牧、休牧、禁牧措施,天然草原家畜超载率由目前的36%下降到25%以下,草原植被逐步恢复,草原生态环境总体上趋于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农牧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草业科技教育不断进步,产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到2020年,全国累计草原围栏面积达到1.5亿公顷,改良草原6000万公顷,人工种草面积达到3000万公顷,全国60%的可利用草原实施轮牧、休牧、禁牧措施,天然草原家畜超载率控制在10%以下,天然草原基本实现草畜平衡,草原植被明显恢复,草原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草业经济较快发展,初步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的良性生态系统和较为发达的草业生产体系。到2050年,力争草原生态环境有彻底的改善,退化草原得到普遍治理,草原生态环境全面改善,草原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草业健康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建立起完善的草业资源保护、生产经营、科技教育、支持保障体系。

    六、明确了草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草原资源保护方面,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强化草原资源保护,实现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良性循环,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草原生态建设方面,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生态优先,以草原生态建设工程为载体,以法制为保障,以科技为支撑,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全面保护、重点建设、合理利用。草业经济发展方面,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并重,适度开发草地资源,发挥区域优势,加强草业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草业生产方式转变,建立和完善草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系,使草业经济成为牧区的支柱产业、半农半牧区的主导产业、农区的重要经济增长点。草业科技教育发展方面,深入实施科教兴草和人才强草战略,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草业产业化发展方面,以科技为先导,加大政策及资金扶持力度,完善草业产业化经营机制,推动草种业、牧草种植业、草地畜牧业、草产品加工业、草坪业等草业主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草业特色产业发展,提升草业产业化整体水平。防灾减灾方面,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从草原火灾、旱灾、鼠虫灾害等自然和生物灾害的发生特性规律出发,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科学防治、依法防治、群防群治。保障体系发展方面,建立健全与草业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科技教育、资金投入、草原监理监测等草业保障体系,促进草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实施重大工程方面,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典型引路、分步实施的建设思路,加快实施天然草原保护、人工草地建设、草原支持保障体系建设三大工程体系,着重抓好退牧还草、风沙源治理、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南方草地开发工程、优良草种繁育、草原监理体系建设、草原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和草原防火体系建设等重点工程。

    七、提出了草业发展的战略措施。研究认为,推进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确立草业在国民经济和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深入贯彻实施草原法,认真落实各项草原保护制度,加快建立草业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支持草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大力促进草业科技进步,积极推进草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努力营造有利于草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切实加强对草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相关文章
  • 暂无信息
热门评论
  • 暂无信息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铜陵仲侬草业专业合作社,www.tydcp99.com, 皖ICP备14017789号